這兩天,百度百科悄然出現了“學術鍍金”的詞條解釋:領導幹部參加高收費的、以學習為名實為交友的培訓項目,爭相給自己戴高學歷帽子的現象。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曾聯合下發通知,嚴禁領導幹部此類“學術鍍金”性質的培訓項目。 
  “之所以下發這樣一個通知,是中央針對腐敗的地毯式風險排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從查辦的一些案件來看,官員“學術鍍金”存在很大隱憂,比如隱藏貪腐風險,存在官商勾結利益鏈等。 
  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領導幹部“學術鍍金”折射出個別地方和部門把學位等同於能力的現象。 
  天價學費誰來支付 
  《關於嚴格規範領導幹部參加社會化培訓有關事項的通知》於7月31日下發。 
  通知針對的是一些領導幹部參加“天價培訓”、“奢侈培訓”等高收費社會化培訓及出現的問題。所指對象為黨政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幹部。 
  對於哪些屬於高收費社會化培訓項目,另一份配套文件給出了明確說法:目前各種EMBA、後EMBA以及各種打著交友、游學等名義的總裁培訓班、高級領導人員研討會、研修班等,屬於社會化行為的,領導幹部一律不得參加。即使是自費或者免費的EMBA、總裁班等社會化培訓項目,領導幹部同樣一律不得參加。 
  文件還稱,EMBA、後EMBA、總裁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長江商學院等,明確屬於高收費社會化培訓項目。其他名目的高收費項目,要從嚴從緊把握。 
  EMBA是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英文縮寫,目標是為企業培養務實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在我國,EMBA教育始自上世紀90年代。 
  1995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出現了41名EMBA學員,他們不僅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第一批EMBA學員,也是中國最早的一批EMBA學員。 
  7年後,中國的其他商學院才開始招收EMBA學生。 
  目前,全國開設EMBA課程的有60多所高校,並有一線、二線和三線院校EMBA之分。 
  記者查閱相關網站發現,EMBA收費隨學校的知名度水漲船高。 
  以2014年9月以後開課的院校為例,北京大學後EMBA項目學費為79.8萬元;清華大學EMBA北京班學費為56.8萬元;中國人民大學金融方向EMBA學費為50萬元;復旦大學EMBA學費為56萬元;上海交通大學安泰EMBA學費為45.8萬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學費為58.8萬元;長江商學院EMBA學費為68.8萬元。 
  高波表示,EMBA班的政府學員過往主要有兩條“錢途”:一是拿公款為個人結賬,二是企業為領導埋單。顯然,前者與中央八項規定背道而馳;後者存在官商利益輸送的高風險。 
  “試想,對領導幹部‘送錢送股送項鏈,不如送到商學院’,會造成怎樣的風氣和社會觀感?”高波說。 
  事實上,早在2013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就特別強調,現在的社會,誘惑太多,圍繞權力的陷阱太多。面對紛繁的物質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這次“禁讀令”的出台,無疑是將中央精神落地的舉措之一。 
  官員學EMBA不對路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部分省區市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座談會上提出,領導幹部參加天價培訓的問題,要納入教育實踐活動整改範圍,出重拳、下狠勁,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以前個別官員學歷較低,國家曾鼓勵公務人員通過學習獲取學位,還可以報銷部分費用,這種政策是合理的,但官員用國家財產去學天價而不對路的EMBA,則存在很大問題,“禁讀令”堵住了這個漏洞。 
  在汪玉凱看來,政府有公共管理職能,EMBA主要針對企業管理,官員學習EMBA“不對路”。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EMBA課程主任陳傑平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4年前開始,我們招生的重點就已放在民營企業上了。最近5年來民營企業家在我們EMBA項目的比例上升明顯,從30%左右上升到了50%。” 
  陳傑平認為,禁令一齣,可能國企高管參加EMBA培訓的比例短期內會有所下降,但並不會影響總體的招生情況。 
  某高校商學院EMBA招生負責人表示,該學院目前在校的EMBA學員中,來自政府及國家單位的學員占比不超過5%。 
  此外,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歷年政府部門的學員比例亦大約在5%左右。 
  儘管國內許多EMBA院校相關人士都稱,EMBA生源絕大部分來自民營企業,禁令對學校總體招生情況影響不大,但是,在高波看來,“禁讀令”的關鍵點抑或著力點在於:官員就讀高收費社會化培訓班存在公款濫用以及高端成功人士混圈子的問題。 
  讓官商各自回歸本質 
  今年年初,民革廣東省委向廣東省政協大會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頒佈官員禁讀EMBA令,鼓勵其根據工作性質就讀在職MPA(公共管理碩士)。 
  提案援引一項對中國商學院EMBA項目的調查稱,EMBA學員中政府官員所占比例平均為8.3%,其中,清華五道口的EMBA學員中,官員比例在10%以上,而長江商學院比例最高,為11%。據稱,長江商學院對副局級幹部全部免學費,僅需交5萬元以內的註冊費。 
  民革廣東省委認為,商學院如此“慷慨”的目的無非是通過這些官員作為招生的金字招牌,使其作為官商聯姻的平臺。EMBA更大程度上是給商界人士和官員搭建一個以“平等身份”相互結交的平臺,互相輸送利益。 
  “於是,社會上的‘圈子病’和‘亞腐敗’中,又多了一個‘EMBA圈’。領導幹部到頂級商學院和天價培訓班,名曰‘充電’,實是混圈子、搞關係、攢人脈。”高波說。 
  民革廣東省委還指出,有的政府部門為就讀EMBA的官員承擔全部學費,“用納稅人的錢去干與政府管理工作無關的事情,這可能本身就違反政府部門的財務規定”。 
  在參加上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還指出,公務人員和領導幹部要守住底線。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彌陀佛一樣,天天念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你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伸手必被捉。“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麼是高壓線,想都不要想,一觸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線。” 
  “商要像商,官要像官。”高波說,大家都謹守各自的行為邊界,保持自己的專業精神,這個社會就能讓每個人學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反之,那一紙亮閃閃的EMBA畢業證,非但不是官員值得炫耀的資本,反倒可能成為某種需要追償的“欠賬”。 
  他認為,退出商學院,告別天價班,讓公僕回到該去的地方,找到合適的課堂,既可減少公款浪費、改善作風形象,又能排除貪腐風險、防控利益輸送。 
  學歷成官員升遷“標配” 
  不可否認,個別地方和部門幹部選拔任用片面強調學歷文憑,在一定程度上對官員“學術鍍金”的現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004年10月,中組部等四部委經過兩年的清查,發現在接受調查的67萬名縣處級以上幹部中,每40名就有一人的文憑有問題。還有相當多的幹部將培訓班、進修班等非學歷教育填寫為學歷教育,將在職教育學歷填寫為全日制教育學歷;還有部分辦學單位濫發學歷、學位證書。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劉俊生教授在《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成長升遷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影響60後省部級領導幹部升遷有四大因素,其中第二個因素就是學歷因素。 
  通過數據比對,文章稱:官員的升遷與學歷具有很高程度的關聯性,在官場上對學歷的重視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尤其是博士和碩士這麼高的學歷。 
  事實上,“學歷要高”早已成官員升遷的“標配”。過去,只要有基層經驗,政績比較顯著就可以了。如今行情已變,處長局長們遞過來的名片,博士甚至博士後已是稀鬆平常。 
  北京市委黨校教授鄯愛紅長期關註官員成長規律問題。她表示,在2010年北京市的局處級官員中,研究生以上學歷就占了一半以上,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毛壽龍認為,在選拔幹部的時候重視文憑是一種好的趨勢,問題出在一些人鑽空子,而不是這種做法本身。幹部管理和選拔要從制度建設入手。當然,我們要對文憑有個正確的認識,它最大的價值在於起點標準,但是,在以後的考核中,應該更註重他的能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整體來看公民的學歷都在普遍提高。因此在幹部遴選過程中,學歷標準自然會水漲船高。”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敬波說。 
  但是,她認為個別地方在選拔幹部過程中,過於簡單地將學歷等同於能力。固然,年輕化、知識化是選拔幹部四化中的兩個標準,但如果不綜合考量工作能力而是簡單處理,無疑會助長領導幹部“學術鍍金”的動力。 
  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海兵調查,個別地方和部門把學位等同於能力的現象並不鮮見。 
  王敬波認為,要讓這種狀況有所改觀,應該將幹部遴選機制納入科學化的軌道,對不同崗位設置不同的選拔標準,細化領導幹部遴選標準,比如需要具備何種專業知識等。因為工作能力不僅是通過學歷教育獲得,還跟實踐經驗有著密切關係。(本報記者 廉穎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t87vtl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